中医学论文_基于数据挖掘的失眠症针灸选穴、用
文章目录
1 资料与方法
1.1 方药来源与筛选
1.2 分析软件
1.3 纳入标准
1.4 排除标准
1.5 中药名称、中医证型、针灸取穴规范化
1.6 数据比对录入
1.7 统计学方法
2 结 果
2.1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中医证型分布
2.2 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的穴位分布
2.3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研究中中药分布
2.4 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取穴关联规则分析
2.5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研究针药搭配关联规则分析
2.6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研究“证型-中药-针灸”搭配关联规则分析
2.7 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“证型-针灸”搭配关联规则分析
3 讨 论
文章摘要:目的总结失眠症针灸取穴规律、"证型-中药-针灸"搭配规律、"证型-针灸"之间配伍规律。方法以CNKI、万方网、重庆维普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(CBM)中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依据,借助SPSS20.0与IBM SPSS Modeler14.1软件,对针灸治疗失眠症进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、穴位分布、针灸取穴关联规则、"证型-针灸"搭配关联规则、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研究中药分布规律、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研究针药搭配关联规则、"证型-中药-针灸"搭配关联规则分析,探索失眠症"证型-针灸-中药"之间相关性的复杂网络。结果 356篇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文献中所涉及的中医证型以"心脾两虚""肝火扰心""心肾不交"为主,针灸穴位以神门、三阴交为主,共得到取穴关联规则7条、"证型-针灸"搭配关联规则8个;106篇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研究文献中中药以健脾宁心安神类为主,共得到针药搭配关联规则18条,"证型-中药-针灸"搭配关联规则18条。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中"心脾两虚证"最多,针灸选穴心经、脾经穴位为主,针药结合的研究中中药多具有健脾宁心、开窍化痰安神之功效,针灸治疗失眠症包括脏腑辨证取穴(神门-太溪、神门-内关)、阴阳配穴(申脉-照海),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研究中针药搭配关联规则则是以具有重镇安神、健脾宁心安神、安神益智的中药组合与具有交通心肾、宁心通络、安神定悸之功的针灸穴位搭配,增强协同治疗效果。"证型-中药-针灸"搭配关联规则以"心脾两虚证"与针灸、中药之间的配伍为主,涉及的穴位有心俞、脾俞、神门,单味中药有酸枣仁、茯苓、黄芪、白术,针灸以宁心安神之功为主,中药配伍则是归脾汤的类方化裁。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"证型-针灸"搭配关联规则与"证型-中药-针灸"搭配关联规则大致相同,不同之处在于"百会-内关"的穴位组合,这些都将是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重要的治疗手段。
文章关键词: